江苏省环保厅认定的环境综合检测资质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绿色给建材业带来巨大商机
- 文章来源:宿迁泰斯特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1-4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让人们从字里行间中嗅到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预测到了这将给建材行业带来的巨大商机。
这几天微信朋友圈中流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帖子,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2016年十大“钱景”产业,其中“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位列其中。发展绿色建材和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可谓“钱景”可观。
“绿色”、“节能”、“环保”成为今年的两会热词,各行各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有增无减。对绿色建材的关注也不再仅限于少数研究人员和建材行业。两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绿色发展之上。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给建材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发展绿色建材的问题,代表委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
绿色建材要与经济发展相平衡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表示:“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绿色建材,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好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李慎明所说的平衡问题,就是要处理好绿色和发展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大量引进外资,迅猛发展工业,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经济发展一度忽视了环境问题,甚至出现了“唯GDP论英雄”的局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了大量隐患,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雾霾天气频现、土壤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些问题给正在卯足了劲求发展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过分看重GDP排名竞争,忽视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是否正确。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处理好生态和发展的关系,已然成为今天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普遍认为绿色发展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如今大部分消费者考虑产品的时候,除了价格,更多的是绿色和环保。
在李慎明看来,看到利好局面的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是绿色与发展的平衡问题。我们不能为了发展牺牲环境,同时也不能让绿色环保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阻梗。如果为了绿色环保牺牲太多的经济效益,那么绿色产品的推广则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局面。
当前有很多绿色建材产品性能非常好,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过高,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其高昂的价格。消费者望“绿”却步,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
“当前我们应该不断地改进绿色建材产品技术,降低生产成品,让绿色建材产品真正做到物美价廉,使得发展绿色建材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李慎明说。
绿色建材产品将引发社会变革
当今我国的建材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并有不断严峻的趋势。环境约束趋紧、产能过剩严重、材料资源减少是摆在建材行业面前的三座大山。如何摆脱这一现实问题成为所有建材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面对建材行业发展大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德龙给出这样的答案:“建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智慧化。”同时他还明确指出,“发展绿色建材首要任务就是要有优质的绿色产品,绿色建材产品的出现会引起社会的变革。”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预测,而是从长时间的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得来的科学推断。比如,我国照明行业就借助LED这种节能绿色的产品,让人们生活、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革。
LED灯与普通照明灯相比节能50%,使用寿命是普通照明灯的100倍。在购买照明灯时,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LED灯,甚至在工业、农业生产的过程中,LED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同样,生态水泥、Low-E玻璃、陶瓷大板等节能建材产品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了变革。资源利用率提高、能耗降低的新型建材产品的广泛应用是建材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是社会集约型的体现。
在发展绿色建材的同时,人们还要形成循环、共享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不是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产业关起门就能搞出来的产业。
例如,近期人们普遍关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问题,作为绿色建材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在循环再利用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垃圾处置机构、化工、农业等诸多行业的协调与共享问题。
建材行业也可以利用矿渣、钢渣、粉煤灰、生活垃圾等其他行业排放出来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协同处置。这样多种行业相互联动、相互共享、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生产模式,必将会迎来“点石为金”、“变废为宝”的新型工业时代的到来。
绿色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建筑能耗还将持续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孙太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在低碳、绿色上下功夫。建立绿色生态城市,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绿色建筑。”
诚然,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今后的重点战略方向,是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建立生态城市,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的需求也会随之迅速增加。而传统建材存在的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在生态城市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再延续以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必须要走绿色之路。”孙太利指出。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天津中新生态城算是国内做得较早、成果较好的一个。通过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技术集成研究,天津中新生态城因地制宜地为气候寒冷地区探索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区域内经济高效循环发展。
绿色建材产业必须走资源化循环之路
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今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其实,翻阅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最近三年的政府报告均提到节能环保产业,其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或将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然而,当前无论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还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等,都存在推广难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材行业若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其在绿色建材产业链上真正循环起来。”
与其他行业无异,建材行业若想实现循环发展,必须要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我国建材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矿产等自然资源不断减少,有些甚至濒临枯竭。众所周知,建材工业拥有大量能够进行循环利用的原材料,水泥窑、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能够将建材产业甚至其他产业中的废弃物完全销纳,生产出数百种优质低价的再生绿色建材产品。
这里,鲍义志所说的“活水”,便是指将各种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加工,然后作为绿色建筑原材料再次使用到生产中,最终生产出再生绿色材料产品。周而复始,使绿色建材行业生生不息地循环发展下去。
垃圾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先进设备和技术,经过筛选、粉碎、研磨等工艺处理加工,生活垃圾能再生成为硅塑、木塑等产品,建筑垃圾会再生成为骨料、砖渣等产品,均能再次成为绿色建材产品的原材料,从而促进绿色建材行业的循环发展。
对于我国建材行业来说,其资源化循环发展道路或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更擅长。也唯有资源化,才能使建材行业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达到循环再生、永不枯竭,也才能让绿色真正“活”起来。
正如行业内人士期盼的那样:“来源于生活的,回归于生活。来源于建筑的,回归于建筑。”
只要行业和全社会都树立起循环再生、生态化、资源化理念,我国建材行业便能实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健全法制机制迎接绿色“钱景”
谈到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就要说到制度、法制和机制建设。
国家大力推广,并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机制,会让绿色建材产品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应用。全国人大代表、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说:“现在Low-E玻璃的技术、标准、规模、人民承受能力、产品品质等一系列条件都已经具备,现在急需走上一条节能产品法制化的道路。如果有健全的法制建设作支撑,那么绿色建材的春天就要到了。”
现今绿色建材产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市场鱼龙混杂、价格普遍偏高、市场普及率低、消费者认知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面对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企业和行业自身的力量,绿色建材无法实现短时间内的推广和应用。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推动,要健全法制机制保障其规范实施。
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就是通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短时间内迅速铺开,并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案例。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联名上交相关提案,2014年供暖季部分地区企业开始试行错峰生产,并强烈呼吁“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2015年,工信部、环保部联合下发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政策文件,推动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实行供暖期水泥错峰生产。
短短两年时间,水泥错峰生产在北方所有采暖区得以全面实现,无论对保护环境,还是对化解水泥产能过剩,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水泥错峰生产于同年开始向南方省市水泥行业逐步铺开。
这并不是孤例。德国在推行绿色建材产品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让节能玻璃得到迅速普及。《建筑保温规划》、《能源节约发》等对建筑玻璃性能和使用达标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并与税收挂钩,对Low-E玻璃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德国的建筑中,Low-E玻璃普及率已经接近100%。
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国家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倡导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将会不断完善。
绿色建材的“钱景”指日可待。
- 上一篇:节能电梯助力绿色建筑更节能
下一篇:法令重重粉尘爆炸变乱为何依旧频发